彭曌阿龙:让公益慈善事业有序有效

彭曌阿龙,男,汉族,一九九三年一月出生,湖北随州人,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随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、湖北省道教协会公益慈善委员会副主任、湖北省道教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、随州市道教协会副会长、随县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会理事长、随县道教协会理事会会长、随州大洪山玄靈院住持。

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“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,促进宗教更好地顺应社会、服务社会、履行社会责任”。这为我们在新时期开展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。为更好地服务社会,宗教界要积极参与公益慈善等事业的建设,使宗教关系和善、和谐、和平等观念深入人心,同心共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
做公益慈善,必须提高思想认识,匡正行动导向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只有提高思想认识,才能有百折不挠、久久为功的决心和动力。一方面,我们做公益慈善要自觉遵守宪法、法律法规和规章,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。随县道教协会一直定期举办主题教育学习,学习并贯彻落实《宗 教 事 务 条 例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《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》等的有关规定,从宏观上正确把握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指导思想、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。另一方面,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,根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开展公益慈善活动。随县道教协会根据教育强国、扶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等战略,相继开展以“关注教育”“关爱弱势群体”等主题的公益慈善活动。例如,开展“关注教育·助学捐赠”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特别活动,资助一百名贫困学子;每年定期举办“公益行”,前往养老院、福利院等地方进行慰问;加强与其他协会组织的交流,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,为他们排忧解难、提供帮助,为民族团结助力等等。随县道教协会始终注重强化思想意识,提高政治站位,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为国家发展、社会进步做贡献,让更多的力量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事业当中,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
做公益慈善,必须聚焦实际问题,取得良好实效。做公益慈善,就是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,把汇聚而来的爱心真正地落到实处。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”,开展公益慈善同样少不了调查研究。随县道教协会在开展公益活动之初就坚持做好实地调查,力求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。例如在脱贫攻坚时期,我们实地走访了随县各乡镇乡村,先后对200户低保户、贫困户实施困难帮扶。到实地、访实情,虽然脚上沾满泥土,却能办实事、出实效。“入山问樵、入水问渔”,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,协会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让公益慈善活动更具有机动性和灵活性。我们曾帮助过三名孤儿院的学生,当时决定只资助到他们大学毕业,后来他们考取了硕士研究生,我们当即决定继续为他们的学业提供帮助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样性的公益慈善活动,采取资金捐助、物资发放、暖心慰问等多种形式并行的帮助措施,让活动落实精准有效,取得良好效果。

做公益慈善,必须凝聚各方力量,形成干的合力。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,只要各行各业的人们拧成一股绳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。作为宗教团体,我们首先要关注信教群众,不但要主动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,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,还要通过讲经讲道、教义阐释对信教群众进行正确引导,充分发挥宗教的引领感化作用,鼓励信教群众行善积德、济世利人。其次,也要最大限度的团结不信教群众。随县道教界一直坚持用文化墙、展示窗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扶弱济贫的优良传统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充分释放宗教正能量。目前,参与随县道教协会公益慈善活动的人员,除了教职人员外,还包括快递、餐饮、服装等行业的工作人员,他们或捐助爱心物资,或进行志愿行动。公益慈善没有边界,随县道教协会一直努力团结各方力量,希望凝聚合力,共建和谐、美好社会。

迄今为止,随县道教协会已帮助困难学子、帮扶困难群众300余人,资助金额共计60万余元,这些都是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,在各方力量的积极支持下完成的。新时代新征程,随县道教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公益慈善工作,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,匡正导向,增强动力,形成合力,为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社会和谐做贡献。

编辑:程 玲

责编:陈秋凡

审核:吕小磊